你兼职

全国
中心思想

本文将围绕 跟曾国藩学管理 来给读者提供优质内容

  【译文】
  
  人才的成就有大小之分,要根据个人的禀赋而获得的,禀赋差一点的依靠学习而成,最大的是上天所赐予的。
  
  【笔记】
  
  儒家把人看成天地万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,人和人类社会的各方面都与这个天地自然的运行相对应。孔子有所谓“三畏”(畏天、畏大人、畏圣人之言),其中把畏天命放在第一位。曾国藩这样的大儒,对整个儒家的学统有着全面的认识。他认为,人的天赋固然很重要,但需要后天的努力学习才能实现,而一个顶尖级优秀的人才,是个人努力和历史选择的多重因素造就的。学习曾国藩的管理智慧,其实就是学习中国最正统的儒家智慧。
  
  曾国藩本人其实是极聪明的,但他绝不自认为是天才。在崇尚权谋的中国文化氛围内,他所推崇的一直是“勤”与“拙”,不推崇“妙计”与“速进”。从读书时代起,曾国藩就比一般的学生勤奋与刻苦,懂得自制与磨砺。日后,他把这种顺应天命、努力而为的态度,带到了与太平天国军队的作战中。他所制订的战略计划,未必是最有效的,但却是最稳妥的。他知道自己不善于长途奔袭,只选择稳打稳扎、自强克敌的“老庄”战术。他比对手更富中国传统智慧,所以也是他最终取得了胜利。
  
  【行动指南】
  
  人贵在有一种知缺的精神,知道自己有所欠缺,才能看清自己的长处。对于自己的理想和目标,抱着待天而受的心态,要努力进取,也要知道 “有所为,有所不为”。不宜太偏执,让自己富有弹性,矢志不移的同时,也注重灵活变通,更要注重顺应外界形势的发展而发展。

猜你喜欢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 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3168667431@qq.com举报,一经 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